|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题技巧(2020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管理自身直辖领土,封建契约式协定,扩大中央王国的权威”的信息可知是分封建邦性质的分封制,故本题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面所列我国古代科学著作中,哪几种属于农学著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神宗实录》载:“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这说明:(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代内阁性质和作用的理解,结合教材内容可知,中央集权强调的是中央牢牢地控制地方,内阁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皇权的执行而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②表述错误,其余①③④均是对内阁性质和智能的正确理解,答案选C。
考点:明代内阁制的设立
点评:明代设立内阁是因为宰相制度被废除后,皇帝无法承担所有政务的处理,故设立内阁以作顾问机关,但它不是决策机构,关于明代内阁的考查,高考中多侧重于与西方议会制下内阁的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西周,请判断哪些同学能被封为诸侯
①甲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②乙同学是周朝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③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开国功臣
④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此题主要是考察了分封制的对象,在当时能够分封的是王族、功臣和先朝的贵族(包括炎黄帝和商朝的贵族),平民是没有资格分封的。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都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早期的中国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对象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制度是何时确立的?有何积极作用?(3分)
(2)材料二图一的制度是在哪位执政官当任时确立的?目的是什么?(3分)
(3)材料二图二所示机构的性质是什么?说出材料二图三所示工具的作用。(2分)
(4)结合材料二、三,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4分)
(5)材料一的制度和材料二、三体现的制度有何区别?(2分)
参考答案:
(1)隋唐。积极作用:①提高办事效率。②有利于加强皇权。
(2)克利斯提尼。把以富人为主的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确保民主政治。
(3)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民众法庭控制原告和被告的发言时间。
(4)①决策方式民主科学,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②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对奴隶阶级的残酷压迫之上的。
(5)区别:材料一所述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制,实质是个人独裁;而材料二、三体现的是民主政治。
本题解析:第一问难度小。考查的是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第二问要从图一的陶片放逐法判断出克里斯提尼。陶片放逐法是要防止野心家干扰民主政治。第三问的第一则材料要由“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判断是公民大会,它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第二则材料涉及审理案件的相关规范,所以属于民主法庭。第四问要综合材料二、三,可以从民主决策、民主执行和民主性质等方面来归纳。第五问要抓住本质区别。
考点:三省六部制、雅典民主政治
点评:本题将我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对相关基本知识比较熟悉。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