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预测(2020年押题版)(十)
2020-08-30 05:04:35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读下图,将图作为史料,可用于研究( )
 ①儒学影响的扩展 ②士人干政的强化 ③行政区划的变革 ④西部文化的发展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仔细观察图片信息,本题考查儒学发展相关状况,分析、判断选项,可知:②士人干政的强化,③行政区划的变革,属于无关项,题干图片无从反映。区域的扩大,书院的增多,可知,①④两项表述,题干图片均能够准确体现出来。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元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0分)权力是政治的中心内容,权力制约与权力监督相伴相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此后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些制度虽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特点。(6分) 材料二 (美国)宪法的核心问题是要在限制政府权力和利用政府的权能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宪法不仅要完成对民族国家横向权力的划分,而且要完成对民族国家纵向权力的划分。中央与地方同时分权与制衡,防止国家权力集中到任何一个群体,有利于防止专断独裁。通过……授权有限政府之职能,宪法起草者们确信减少了政府脱离人民控制的机会。 ——《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和法治原则之浅析》 从逻辑上说,权力监督中的权力,是一种外在的权力,从功能上说,它最多只能起到事后的作用。同时,由于监督权本身也是一种权力,它也必须受到监督。于是就会产生一种监督权由谁来监督的问题。而权力制衡中的权力则不同,它是一种内在的权力。在权力制衡中,每一个权力行使者都具有权力的行使者和权力的制约者的双重身份。权力的行使者不仅受到其他权力的约束,而且也同时约束着其他权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国是如何实践材料二中宪法理念的?(6分)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权力监督与近代美国权力制衡在实际效果上的不同。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参考答案:(20分) (1)特点:权力监督的历史久远;权力监督的形式多样;相关监察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效果有限;(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2)实践:将国家主权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彼此分立,相互制约;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权力的分权与制衡;两党轮流执政,在野党制衡执政党;(每点2分,共6分) 不同: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实际效能有限;(2分) 美国权力制衡有效地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2分) 原因:在皇权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中国古代权力监督体制本身有缺陷,监察机构的监督权未受到监督;(2分) 近代美国民主、法制的确立与健全,权力的相互牵制,近代西方公民意识的提高。(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1)材料一中的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足以证明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特点指的是权力监督的历史久远,历史悠久,早就有。材料一中的西周的“三监”制度、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西汉的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则足以证明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特点还包括权力监督的形式多样和相关监察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材料一中的“这些制度虽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则足以证明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特点还包括效果有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在做此题时一定要明确材料二中宪法理念指的是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和均衡。所以,美国是如何实践材料二中宪法理念的主要是回答出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将国家主权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权力的分权与制衡;两党轮流执政即可。至于中国古代权力监督与近代美国权力制衡在实际效果上的不同主要是回答出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效果不大,而近代美国权力制衡的效果则非常好,重点从二者不同的政治体制来回答出“实际效果上的不同”的原因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特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近代美国权力制衡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秦朝开创了我国“大一统”的政治时代,创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皇位世袭反映了权力的不 可转移 B.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有监察百官之责 C.郡守是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定期向中央汇报工作 D.《秦律》的严酷说明秦推行法治的法家思想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可知,将全国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就是中国,因此导致这一观念的变化是秦朝实行了郡县制,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成。所以答案选B。其他选项不符合。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B.《论西汉推恩令的实行及其影响》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在周朝建立了分封制,《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说法正确;西汉武帝为了解决诸侯国问题颁布了“推恩令”,所以《论西汉推恩令的实行及其影响》可以开展研究;隋唐设立的三省六部制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中国的宰相在明朝废除了,所以《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