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拿破仑帝国在欧洲盛极一时,但这种强盛只是表面现象,主要是因为
A.占领地区太多
B.难以统治
C.欧洲封建势力的反扑
D.波旁王朝伺机复辟
E.被占领地区人民的觉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本质上而言,拿破仑帝国在欧洲的强盛是建立在其对外战争基础上的,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资本主义势力与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较量,但对其对外战争要区别对待,客观评价,前期反对反法联盟的进攻,维护了资本主义法国的独立和革命成果,后期当他开始为称霸欧洲而战时,他就奴役了欧洲许多民族国家的人民,激起了人民的反抗,促使其民族意识觉醒,这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答案为D。
考点:一代雄狮拿破仑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尤其是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要能客观公正的进行评价,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善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
A.英、法、美
B.英、美、德
C.法、美、德
D.英、法、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来源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为代表的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所以这三个国家应该是英、法、德,答案为D。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思想来源,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包括
①建立新王朝政权
②对边疆地区未有效控制
③沙俄势力威胁边防安全
④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时间限定——康熙初年,联系教材可知,康熙帝是清入关后第二代皇帝,第一小项排除,清入关后分封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诸侯王,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第四小项排除,康熙初年清朝面临的形势,一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二是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有待驱逐;三是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所以此题答案为B。
考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康熙即位初年面临的形势,考查学生的识记和概括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导致“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最主要的政治条件是
A.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B.人口大量增加
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选择“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政治条件,因为要求的是“政治条件“,所以先排除A和B,而C项阶级矛盾更加缓和只是国家政权巩固的其中表现之一,两项比较,D项更全面,更具概括性,答案为D。
考点: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尤其是C项和D项,要看到他们的部分和整体这样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99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设立最大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该大奖以詹天佑的名字命名的主要原因是( )

A.詹天佑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B.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
C.詹天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詹天佑成功修建了19世纪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相关情境,之所以以詹天佑的名字命名,是因为他在这方面的重大成就,此题实际上是在考查詹天佑在中国土木工程方面的重大成就和基于此对他的评价,联系史实,BCD都符号史实,B不符合史实,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5年英国在中国修建的吴淞铁路,排除B。C项符合史实,但和题干土木工程这一主题没有关系,D项符合史实,但只是詹天佑重大成就的一方面,但和A项比较并不全面,答案为A。
考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是一道最佳选择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分析此类题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