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观察图4:该铁路通车,开创了中国人独立自主设计建造铁路干线的历史,而主导开创这一历史的就是

A.郭守敬
B.詹天佑
C.袁隆平
D.邓稼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图片和材料中可知,京张铁路1909年通车,而詹天佑正是京张路会办(后升总办)兼总工程师。故答案选择B项。
点评:郭守敬(1231-1316),元朝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1276年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技术,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邓稼先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二者交相辉映共同促进人类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各国占42%左右。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材料二:《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学22项、天文历法气象25项、地学25项、化学9项、农学25项、机械7项、水利7项、轻工8项、兵器8项。
材料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空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有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敬告青年》
(1)写出古代中国两项领先世界的天文学成就。(2分)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2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三大发明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不得摘抄材料原文)(6分)
(3)结合所学指出“德、赛两先生”的具体含义。(2分)这说明先进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主要途径是什么。(1分)
(4)材料三、四反映"东学西传"与"西学东渐"所产生的最主要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参考答案:
(1)成就:《石氏星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郭守敬制成简仪等(2分)
特点:世界领先,涉及领域广泛;农业或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较快。(2分,答两点即可。)
(2)帮助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建立;加速了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传播。(6分)
(3)德先生指民主,即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赛先生指科学,即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2分)向西方学习。(1分)
(4)推动近代化进程。(1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数学22项、天文历法气象25项、地学25项、化学9项、农学25项、机械7项、水利7项、轻工8项、兵器8项”,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世界领先,涉及领域广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较快。
(2)依据材料三中的“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空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结合所学知识,火药为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传播。
(3)依据所学知识,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材料反映了陈独秀将民主与科学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主要武器,故其途径是向西方学习。
(4)结合材料,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四反映了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传入中国,促进中国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故其共同的影响是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剧名曲《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的吹捧宣传
D.昆曲艺术的高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66--1968年国民经济状况如下表所示(部分)
年份
| 工业总产值
| 比上年
| 国家财政总收入
| 比上年
|
1966年
| 2534亿元
| +317.3%
| 558.7亿元
| +24.4%
|
1967年
| 2104.5亿元
| -10%
| 419.4亿元
| -25%
|
1968年
| 2015.3亿元
| -4.2%
| 361.3亿元
| -13.9%
|
阅读上面的表格,指出导致后两年经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B.国际形势紧张,国家集中主要力量备战
C.“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D.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文革”爆发后,使“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使工业总产值和国家的财政收入骤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夏者,中国之人也。”陈寿《三国志》中记载“刘备与(孙)权并力,共拒中国”。两则记载中关于“中国”的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A.二者的含义同指当时的华夏民族
B.二者的含义同指天下的地理中心
C.前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后者指天朝的政治中心
D.前者指天朝的政治中心,后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夏者,中国之人也。”可知夏者指的是华夏民族所聚居的地方,所以许慎认为中国指的是华夏民族,是一种地理中心。而“刘备与(孙)权并力,共拒中国”其中的中国指的是北方的曹魏政权,故此处的中国是一种政治中心,所以此题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