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一方面号召印度人民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举行总罢业和绝食,……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上册)(1983年版)
材料二:(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994年版)
(1)上述两个材料是如何评价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的?(2分)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2分)
(2)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2分)
(3)如何客观评价甘地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评价:材料一认为甘地在运动中的作用“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1分)材料二认为甘地对“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起了很大作用”。(1分)(共2分)
差异:材料一对甘地的作用偏向于否定;(1分)材料二充分肯定了甘地的作用。(1分)(共2分)
(2)可能的原因:①作者受到时代的局限:前者写于1983年,当时“文革”的左倾错误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后者完成于1994年,经历了思想解放运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已较为客观、公正。
②作者的史观不同:前者是以阶级斗争史观为指导思想,采用的是阶级分析法,更关注甘地的阶级局限性;后者开始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思想,将甘地放在印度的文明演进史中加以考察,因而给予较为肯定的评价。
③作者掌握与依据的史料不同:因为史料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有差异。(评分说明:三种可能的原因中写出任意一种即可;也可以有其它的观点,关键在于言之有理(2分))
(3)①功:发起组织多次群众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的独立奠定基础。(2分)
②过: 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1分) 反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1分)
总体评价: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独立运动先驱,无愧“圣雄”、“国父”称号。(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有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经历了近一百年的发展史 ②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基础 ③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阻碍和限制 ④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对其发展有阻碍和促进的双重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甲午战后,清政府曾经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中华民国政府允许和支持,因而③不正确,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4年2月19日,新华社重新编发了邓小平20年前的一篇重要文章。文章指出,“港人治港”必须“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这篇文章体现了的重要政策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一国两制”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港人治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注意对材料的理解,其中材料强调的是港人治港,没有涉及“一国两制”、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问题,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BCA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00年前后起,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2005年12月,香港承办世贸部长会议,垒球几千人马随之纷纷杀到,用特区政府的话叫做“展现世界示威文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中的哪三个不同发展阶段?(要求写出三个不同阶段中的主要推动因素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出什么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隔绝、分散状态,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征服世界的进程,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经济区域集团化是迈向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阶梯,是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2)反经济全球化活动。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由发达国家主导,导致全球利益失衡;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毒品泛滥、传染病流行等问题严重。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长远看,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应该制定合理对策,积极参与,谋求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力体系的转换做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见下图)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

材料二?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47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那些标题为《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康德拉捷夫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现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除科学革命外,还有哪些因素“给了欧洲扩张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从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两个方面回答,2分)欧洲的扩张对世界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指出导致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6分)
(4)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加快了欧洲联合的步伐,这对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六、七十年代冲击这一格局还有哪些力量?(3分)
参考答案:(1)英国世纪:工业革命或“世界工厂”;美国世纪:布雷斯顿森林体系的确立。(2分)
(2)因素:政治革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经济革命——工业革命。(2分)
影响:20世纪初,欧美列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给被侵略和奴役地区带来灾难和痛苦;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4分)
(3)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冷战威胁着西欧国家安全;战争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6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4)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3分)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中国的迅速发展。(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1)在材料一中,周期②中突出的英国的世界工厂,时间在19世纪中期,周期⑤是二战后的美国,标志是1944年布雷斯顿森林体系的确立(2)材料二中涉及的时间是从18到20世纪,考虑政治和经济因素。欧洲的扩张从对被侵略和奴役地区和世界整体两个角度来分析。(3)根据课本答出欧洲在二战后的衰落和国际格局的变化。(4)欧洲经济实体的建立,冲击的两极,除此之外,日本、中国等经济实体迅速的崛起也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