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王国。”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
A.国王的地位未发生实质变化
B.议会和国王的地位实质上平等
C.国王和议会地位发生了质变
D.议会的地位未发生质的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革命前后议会与国王权力变化问题。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实行的专制统治下,王权大于议会权力,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权力增加。故选C。ABD明显错误。
考点:英国制度创新
点评:通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国家主权的转移,革命前,国王掌握国家主权,革命后,成了议会主权。其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发展的历程也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在英国光荣革命中站在复辟王朝一方的力量是
A.新贵族
B.资产阶级
C.议会
D.天主教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总统有权缔定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A.自由原则
B.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
D.平等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总统有权缔定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美国立法权归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司法机关联邦法院。运行机制和主要原则是三权分立,即“分权与制衡”原则。因此B符合。ACD不对,这主要是就人民个体的权利而言,而非国家权力机构运行。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代议制。
点评: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常常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题肢作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解答这类题目,只能选择那些与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题肢。对那些和题干无关,或没有直接联系的题肢,即使其本身的说法再正确也不能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法国大革命后的七十多年间,帝制和共和制多次反复,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一票共和”的意义在于?
①共和派逐渐掌握实权?
②共和制政体最终得到确立?
③有利于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④保皇派势力彻底退出法国的政治舞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个美元。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个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富兰克林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独立后忽视了
A.白人的利益
B.穷人的利益
C.黑人的利益
D.议员的利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能当选议员的关键是30美元或有价值30美元的财物,他忽视了穷人的利益;白人的利益在当时是比较有保障的,但白人中的穷人也没有相应的权力;黑人的权力在独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得到保障,直到南北战争后;议员是既得利益者,没有被忽视,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独立后民主的弊端?
点评:关于美国民主,还可以考查民主的进程:1787—1789---1861----19世纪中期,另外民主的内容也是常考的地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