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 ]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他们同美国竞争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A.促进美国更快地发展?
B.促进自身更加强大
C.有利于世界和平?
D.有利于多极化趋势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世纪初,荷兰医生伯纳德?曼德维尔写了一本《蜜蜂的寓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被对手打败。后来,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该理论是
A.重商主义
B.自由放任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知识经济理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蜜蜂的故事说的是“节俭的逻辑”,在经济学上叫“节俭悖论”。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节俭悖论曾经使许多经济学家备感困惑,但经济学家凯恩斯从故事中却看到了刺激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受此启发,他进一步论证了节俭悖论。故选C。
点评:凯恩斯认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国民经济却是件坏事。节俭悖论告诉我们:节俭减少了支出,迫使厂家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蓄。储蓄为个人致富铺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个国家加大储蓄,将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和贫困。凯恩斯曾形象地说,如果“你们储蓄五先令,将会使一个人失业一天。”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图片中,能反映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的措施有
 ①田纳西工程
 ②以工代赈
 ③发放救济
 ④蓝鹰运动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③不对,发放救济不能直接解决增加就业问题;④不对,“蓝鹰运动”是试图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也与题干无关;增加就业、扩大内需是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田纳西工程就是代表之一。因此选B。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由多项选择题演变而来的单项选择题,通常是在题干中列出四个或四个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组成若干题肢;然后将题肢组合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考查的知识点一般都在四个以上,且多属同类系列知识或专题知识。该题型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历史线索或知识体系的认识把握程度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引发了经济学说史上的革命。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学流派,有人认为该流派就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下列属于该流派思想主张的是 A.完全肯定国家干预下的市场改革 B.通过高福利来消除贫富差距 C.加强自由经济成分,减少国有企业的比重 D.反对经济全球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西方国家 经济滞涨的出现,凯恩斯主义失灵,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大行其道,他们主张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故C项正确;A、B两项都是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表现,仍属于凯恩斯主义的做法,故排除;经济全球化与凯恩斯主义没有联系,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