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对图表反映变化趋势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 城镇人口(万人)
| 农村人口(万人)
|
1620
| 300
| 1700
|
1850
| 720
| 2880
|
A.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B.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工业革命推动人口结构变化? D.城市经济规模不断发展扩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以数据表格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解答时一要注意项目,二要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依据图表数据可以看出城市人口在不断地增加,城镇人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经济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D符合题意;而A的表述不合史实,因为自然经济虽然在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但是依然占据主导地位,B依据题干中时间“1850年”可以直接排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C“工业革命的推动”表述有误,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应日本要求,七国集团于 2011年3月18日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对美元的急剧升值势头。这主要是由于
A.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创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C.当前世界已经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多极化格局
D.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日本抗震救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对美元的急剧升值势头”说明日本大地震已经影响到世界经济,B说法正确;A与题干无关;C说法错误,尚在形成之中;D不对,材料显示七国集团是应日本要求,而非自觉、主动。
点评: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这也加速了经济危机的传递和扩散,因此要加强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它起步于煤钢共同体建立,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以下哪一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A.美国力促西欧联盟
B.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
C.苏联威胁咄咄逼人
D.英、法、德三驾马车促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欧洲的联合最先起步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而这一共同体的建立直接来源于法国外长舒曼提出的“舒曼计划”,当然“舒曼计划”的出现客观上是为了重振欧洲经济以摆脱美苏两极对峙争霸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压力,所以从后来欧洲联合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看法德政治家的目标基本实现,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在悼念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的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该电文中的“九二会谈”( )
A.是“一国两制”首次实践的重要标志
B.商洽促成了《反国家分裂法》的制定
C.达成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D.促成了海峡两岸定点“三通”的实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九二共识,是用于概括台湾海峡两岸在1992年香港会谈中就“一个中国”问题及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之见解及体认的名词。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其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富生机活力、最具重要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好坏深刻影响着两国的全局利益,也影响着世界的和平、安全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在《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材料二(中美)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将会是互相有利的。双方各自承诺对进一步发展这种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摘自1972年2月29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中美)双方同意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于共同承担责任,努力实现二十一世纪的和平与繁荣是重要的。……在加强双边经济发展、贸易、法律、环保、能源、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两国军队往来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两国还同意,两国内阁和次内阁级别官员定期互访,就政治、军事、安全和军控问题进行磋商。
——摘自《中美联合声明》(1997年)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中美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理由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是如何变化的?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分)
变化:由敌视新中国转变为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中美双方在规定继续保持对话和磋商方面有何变化?(不得照抄原句,2分)
(4)依据上述材料,指出中美处理双边关系的根本出发点。(2分)
参考答案:(1)不正确。因为新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美国是因为敌视、遏制新中国,因此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
(2)原因: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苏争锋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3)交流的内容和领域进一步扩大和加深,由单纯的科学技术、文化体育等方面发展到政治、军事、安全和军控等问题;由不同渠道、不定期地派遣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到两国政府官员定期互访。(2分)
(4)国家利益。(2分)
本题解析::第一问不成立原因从美国战略角度以及新中国外交政策来说明。第二问美国政策变化原因从美国战略需要以及新中国国际地位变化角度说明。第三问对比材料二、三回答。第四问考查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影响国家外交政策因素有国家利益、国际环境、国家实力等,最根本的是国家利益。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