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内容的是( )
A.把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D.按国家规定价格征收农民余粮
2、判断题 1956年11月,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史完全必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拖延了。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
A.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问题?
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
C.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丧失?
D.国民经济开始负增长
3、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学说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回答问题。1.19世纪 60年代,表明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事件是2.“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段文字评价的是
A.“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B.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
E.十月革命
F.余粮征集制
G.新经济政策
H.农业集体化
4、判断题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5、判断题 赫鲁晓夫的新政策猛烈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B.改革侧重于农业
C.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D.改革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性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