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卷四十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回答问题: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2分)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2分)
(3)材料四作者有哪些新的思考?(2分)这些认识产生的经济根源何在?(2分)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4分)分析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为何能一直保持正统地位?(4分)
参考答案:
(1)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2分)
(2)“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2分)
(3)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2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2分)
(4)演变历程: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西汉武帝―儒学成为正统;宋明―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儒学遭到批判,正统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4分)
原因:①儒家思想适应了统治者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要求。
②儒家思想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能够适应时代需求(或与时俱进,兼收并包)(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材料中文字“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说明儒学对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和长幼等关系有可取之处,从而说明对维护等级关系的作用。第(2)中第一小问要依据材料,找准关键词来概括董仲舒的思想,材料中“《春秋》大一统者”说明是“春秋大一统”,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说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第二小问根据所学从维护统治角度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进行概括,材料中“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说明作者对君主专制不满,从而概括出答案,分析此种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可以从明清时期产生的经济新现象来作答。第(4)问第一小问要根据儒家思想在历史上演变要分阶段进行解读,历史时期可以从春秋战国、西汉、宋明和明清几个时期进行概括。分析原因要从统治阶级和儒家思想自身特点去综合概括。
·宋明理学·理学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袁世凯控制内阁的手段是
A.解散并重组参议院
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C.直接操纵内阁更迭
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11年一11916年间,袁世凯先通过帝国主义的支持及两面派手法,控制了清政府的全部大权;继而通过帝国主义支持、革命政权中立宪派和旧官僚支持及两面派乒法,篡夺厂革命果实;1912年在北京继任临时人总统后,不断加强独裁统治,后又企图通过卖国等途径复辟帝制。1916年在众叛亲离的困境中死去。其中袁世凯控制内阁的手段是直接操纵内阁更迭。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在2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中,总体来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巩固和强化(本题共10分)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什么?(1分)这种经济基础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哪些方面的保障?(2分)
(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思想是什么?(1分)这种思想何时成为封建统治正统思想的?(1分)
(3)请你从积极作用(3分)和消极作用(2分)两个方面评价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参考答案:(1)小农经济(1分)兵源和税源(2分)
(2)儒家思想(1分):西汉中期(或西汉)(1分)
(3)积极作用: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有利于大型公共建筑,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等(任意答3点可以给分,
消极作用:思想文化的控制,皇帝专制统治的腐败,兵役、徭役的无度等(或明朝以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中央集权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可以给1分;若学生列举史实,如焚书坑儒、奸臣宦官当政政治腐败、明朝厂卫制度导致社会黑暗等,也可给分)
本题解析:(1)该制度与自然经济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了解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2)维系中国专制统治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之所以登堂入室,关键在于董仲舒在西汉武帝时的发展(3)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前后两期来评价,并且要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观察下图,这种货币诞生于上世纪末,它的诞生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有利于欧盟经济发展
B.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C.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
D.加强了欧洲地区的国别概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在《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有要,饿倒哥哥嫂嫂”。该诗反映了
A.作者提倡使用洋货
B.作者反对机器生产
C.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