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材料一?东汉桓帝延熹九年,罗马使者来到洛阳,东西方两大帝国第一次正式接触。唐高宗至玄宗时代,拜占庭帝国曾七次派使者来到长安。
材料二在近代世界贸易不断扩大的历史进程中,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命运引人深思。
1840年一位英国人说:“关于我们对印度贸易的整个问题是他们是否能用他们的土地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
1851年马克思在一篇《国际述评》说:“成千上万的英美船只开到中国,这个国家很快就为不列颠和美国廉价工业品所充斥,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中国工业经不住机器的竞争。”
材料三



①(WTO)?②(APEC)?③(NAFTA)
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称谓各是什么?(2分)汉唐中央政府采取的哪些类似举措保障了东西方交往通道——“丝绸之路”的畅通?(4分)
(2)据材料二, 19世纪中期的印度、中国在与英国的贸易中居于怎样的地位?试从英国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3)中国在1991年和2001年先后加入了材料三中的哪两个组织?(2分,填出序号即可)有人认为,APEC、NAFTA等组织不利于WTO主张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试就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1)大秦、扶菻(2分)举措:军事反击匈奴、突厥的进扰;在西域地区设置都护府等机构。(4分)
(2)地位:印度和中国处于不利的从属地位,沦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的原料市场。(4分) 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2分)英国大肆侵略扩张,印度沦为其殖民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2分)
(3)中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分)
看法:APEC、NAFTA等组织的建立增强了区域内部的经济贸易联系,推动了区域贸易自由化;(2分)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有可能出现排他性的贸易保护,但在根本上促进了世界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2分)(言之成理可同等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不结盟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时间“20世纪60年代”和主张“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可以看出这是不结盟运动。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主张反对不结盟、非集团;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故选D。AB项本身就是军事政治集团;C项是区域集团化组织。
点评: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成立,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到第二届不结盟运动时,就把主要任务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世界多极化趋势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是
A.核武器研制成功
B.南优二号培育成功
C.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D.掌握卫星返回技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A正确。B是1973年,C是1970年,D是改革开放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辽宁省大连24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24)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建设的成就是(?)?
A.新藏、青藏公路建成
B.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C.宝山钢铁基地建成
D.第二汽车制造厂建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为“文革”时期,C为改革开放后;D也是1967年开工建设,1975年建成投产。只有A是一五计划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对下列两幅图片表述错误的是:

A.这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重大成就的代表
B.“和平之鸟”和《楚辞集注》是中美、中日建交的信物
C.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
D.该局面的出现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