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简要说明民主革命时期魏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践效果。
参考答案:以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思想在当时影响有限,没有产生明显的实际效果。
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企图用拜上帝教和绝对平均主义来改造中国。他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最后失败了。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西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他们发动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是百日维新也以失败而告终。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三民主义”纲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一些成果,而在总体上未获得成功。后来,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它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和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等主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运用这一思想武器,终于建立了新中国,并指明了向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魏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和毛泽东五个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实践活动的了解。这是一个“大跨度、高概括”类型的问答题。解题的要害是审清题意。时间跨度要准确,民主革命时期近110年(1840-1949),无需延伸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概括五位人物的基本思想,无需详述每人的具体主张。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因此基本思想的内容应抓住这个中心,主要围绕对待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态度而展开。概括实践效果而不是具体的实践过程,只要点明其思想影响及成败即可,无需详尽罗列史实。但考生往往抓不住要点,致使费时不少,得分不多。因此,考生在备考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历史基本问题的理解,一定要练习对历史事件、人物的概括方法,要强化思维练习的力度,要真正提高这种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各种复杂的题型面前,迅速构思,有效组合,提纲携领,事半功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2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19世纪,沙俄逐渐形成了夺取南疆喀什噶尔的基本构想:在经济上,替俄国资产阶级在这一亚洲心脏地区开辟其他列强不易进入的销售市场;在政治上,把它变成俄国控制下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进可以经帕米尔、克什米尔威胁英属印度,退足以阻遏英国向北的扩张。19世纪60年代,俄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动。60年代中叶,沙俄还计划对伊犁和乌鲁木齐实行军事占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
材料二?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1877年7月,当西征军一举规复吐鲁番之际,他向清政府提出“设行省、置郡县”,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1844年11月17日,清政府正式发布新疆建省上谕:“新疆底定有年,绥(安定)边辑(和睦)民,事关重大,允宜统筹全局,厘定新章。……添设甘肃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员。”
——摘编自沈传经、刘泱泱《左宗棠传论》
根据材料一指出南疆喀什噶尔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以及俄国对新疆侵略计划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俄国方面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5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提出的新疆建省的理由。(4分)
(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清政府在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3 分)
参考答案:
(1)价值:在亚洲心脏地区的销售市场,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2分)
变化:从南疆喀什噶尔扩大到伊犁和乌鲁木齐。(1分)
原因:农奴制度被废除,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拓展市场、领土扩张的愿望更加迫切。(2分)
(2)理由:西北边患严重;新疆战略地位重要。(4分)
(3)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加强对新疆的管辖。(3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中“在经济上,替俄国资产阶级在这一亚洲心脏地区开辟其他列强不易进入的销售市场;在政治上,把它变成俄国控制下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可以总结出第一小问;依据“60年代中叶,沙俄还计划对伊犁和乌鲁木齐实行军事占领。”,可以看出俄国对新疆的侵略从南疆喀什噶尔扩展到伊犁和乌鲁木齐;第三小问可结合所学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总结,即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急需开拓国外市场。
依据材料中““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由此可见左宗棠认为自古以来西北边患严重,新疆的战略位置重要。
结合材料三中“绥(安定)边辑(和睦)民,事关重大,”及材料一、二,总结新疆设立省可以加强对新疆的管辖,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下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

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
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D.水田耕作标志经济重心在南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通过图片牛力耕田可知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12年春运期间,江苏太仓市民杨红权自掏万元,每天给排队买车票的陌生人送早餐。据悉,杨红权的送早餐行动一直持续到春节。杨红权这一举动最能体现哪种思想(?)
A.仁
B.仁政
C.兼爱
D.有教无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江苏太仓市民杨红权自掏万元,每天给排队买车票的陌生人送早餐,同等地关爱所有人,这种仁爱之举体现了墨家“兼爱”的思想。A、B项“仁”和“仁政”属于儒家的政治思想,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D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故选C。
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包括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学派,还可以从材料切入,考查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如道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法家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依法治国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王守仁(阳明)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关于“良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良知的丧失主要在人的私欲
B.良知主要是后天养成的
C.良知就是存在于自己心中的理
D.良知主要是天生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