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刘少奇在某报告中指出:“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报告中“前进一步”的结果是
A.建立政协制度
B.制定一部宪法
C.完成三大改造
D.实现工业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材料强调53年后,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迈进,而《共同纲领》仅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的临时宪法,故“前进一步”应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故54年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B项正确;A项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已建立,排除;三大改造是于56年基本完成,排除C项;D项“实现”与史实说法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措施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问法是变革土地所有制性质,A是把土地分给农民,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B土地仍属于国家,C是农业合作化运动,把土地收归国有,符合题意,D改变的土地经营形式,不是所有制改变,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欧共体成立的政治目的是
A.与美国抗衡
B.与苏联抗衡
C.保证自己安全
D.促进欧洲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回答本题要紧扣“政治”二字,首先可排除D选项,B选项是美国冷战的原因;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当时的西欧经济还处于恢复时期,还不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实力,只是为了摆脱美国经济的控制,保证自身的安全而成立。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苹果公司原总裁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因为苏格拉底认为(?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生而自由平等”
C.“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
D.“追求财富是上帝的恩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B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C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思想家苏格拉底的观点;D项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主张,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4世纪欧洲画家根据《马可·波罗游记》而创作的中国杭州市景图。对此画的评论较为合理的是:
A.是反映14世纪杭州市景的一手史料
B.是反映当时欧洲人中国观的一手史料
C.是反映当时欧洲城市景观的一手史料
D.就史料意义而言,无任何可利用价值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有些史料的价值是在不断转换的,比如,《史记》对于研究西周历史来说,是一个二手史料,但对于研究司马迁的历史观来说就是一手史料了。右图,对于研究“14世纪的中国杭州”而言,是二手史料,但对于研究“14世纪欧洲人的中国观”来说就是一手史料了。本题还可以透过这幅“杭州市景图”的现象看“欧洲人眼中的中国”这一角度来破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