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九)
2、选择题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 |
3、选择题 山西在明朝中叶出现“商贾之家亦雕龙绣拱,玉勒金鞍,埒王公矣”。入清以后,山西人择业把商业排在了首位。雍正帝朱批称:“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这些材料反映出明清晋商对当时山西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A.削弱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C.引起了社会风尚的变化
D.形成了独特的晋商文化
4、综合题 (19分)区域经济的发展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兴起了新的经济形式“草市镇经济”。(见宋代草市镇表)
宋代草市镇 | |||||
四川盆地 | 江南地区 | ||||
地域名 | 市镇数(个) | 功能 | 地域名 | 市镇数(个) | 功能 |
成都府路 | 202(179镇23市) | 茶叶、盐业的贩运、买卖为主 | 两浙西路 | 258(58镇200市) | 桑蚕缫丝、制笔、冶铸、榨油等 |
潼川府路 | 450(370镇80市) | 两浙东路 | 330(54镇276市) | ||
利州路 | 135(115镇20市) | ||||
夔州路 | 117(89镇28市) | ||||
合计 | 904(753镇151市) | 588(112镇476市) | |||
市镇密度 | 0.003个/ km² | 0.005个/ km² |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法令 | 1921年3月21日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 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
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法案 | 1933年5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案采取的主要策略是“限额耕种”,农户自愿与政府签订市场协议,凡是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 1938年罗斯福签署了新的《农业调整法》。该法规定由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以略低于1909~1914年“平价”的价格标准向农民贷款,如果农产品价格下跌低于政府定价,则农户可将剩余产品交商品信贷公司,由公司负担差价。如果市场价高于政府定价,则农民可以在市场出售剩余农产品以归还政府贷款。 |
5、综合题 14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在不断变化,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
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