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加强了皇帝的权力,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是皇帝的内伺机构,事无大小,内阁都要秉承君主的旨意行事,成为君主加强专制的工具,清朝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达到顶峰,故B正确;a表述错误;明太祖废除丞相后不存在相权逐渐削弱的问题,排除C;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的是专制主义的问题,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秦朝设置的御史和西汉设置的刺史,其相同的职能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秦朝的御史和西汉的刺史都是管理检察职能的,所以D正确。ABC与题干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制度?监察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这里强掉的是家族观念,是宗法制的体现。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商王朝为周所灭。确切的说,此前的周属于商朝的
A.内服
B.外服
C.封国
D.邻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王统治区,外服是周边属国地区。商朝时期,周属于商的属国,所以是商的外服。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度
D.军机处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王室……政府……君权、相权,互为节制”等可知,这强调的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而最能代表这一观点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所以答案选B。“三公九卿”是秦朝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之下有九卿,他们的名称和职掌是: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因此三公九卿制并不能体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排除A;明朝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排除C;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