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2)材料二选自哪一法律文件? (2分)它有什么意义?(2分)
材料三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3)你如何理解“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2分)“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分)
材料四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中国古代的法律是皇帝意志、君主专制统治的体现,是君主制定用以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工具。(2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分)
(3)中华民国确立了美国式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2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北洋军阀专制独裁,民主共和徒有虚名。(2分)
(4)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可以看出,古代的法律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是君主意志的体现。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看出这是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宪法性文件的颁布的地位,对反封建斗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3)本题主要考查的阐述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学习的美国的三权分立的原则。但是中国辛亥革命并未成功,革命的果实落在了袁世凯的手中,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简单。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法治建设,建立了建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1954年颁布了宪法,成为了国家的根本大法。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法律·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