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全球化进入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其主要原因在于
A.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B.美国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
C.经济区域化还为开始
D.两大阵营尖锐对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
①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②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③提出“五常之道”和“王道之纲”?④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交通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进入了
A.立体交通时代
B.全球交往时代
C.平面交通时代
D.电气时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飞机问世,因而人类的交通呈现出由天空到地面、再到海洋的发展趋势,构成了立体交通的基本内涵。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论,可能需要依据(?)
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
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
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度
D.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顾颉刚指出,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推行严刑峻法,实行了“焚书坑儒”,禁止人民读书,但是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秦始皇在思想统治上的失败一方面加快了秦朝的灭亡,另一方面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借鉴,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统一文字是成功的举措,B项中统一度量衡与思想控制无关,C项中科举制度不属于秦朝,答案选D项。
点评:材料要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秦始皇专制统治的消极影响,如何正确的评价这位皇帝,历史上也长期争论不休,就高中历史中人物评价的要求而言还是要坚持生产力评价标准是根本的最标准与道德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法国历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写道:“人并未牢记历史;人总是在构造它……他没有把过去保存在自己的记忆中,象北冰洋冷藏住百万年之久的猛犸似的。他从现在出发,他总是通过自己来认识和理解过去。”从史学研究方法的角度看,作者认为(?)
A.历史学只有从现在出发才能正确地理解过去
B.文字史因浸透了作者的主观性而不可靠
C.应当从现在与过去的不同视角来考察历史
D.历史学应让史料自己说话,不能构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