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唱到:“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得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最有可能在1943年发生的是(?)
A.上海是中国的棉纺织业中心,荣氏家族由过去的“面粉大王”,变为“棉纱大王”
B.上海沦陷,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C.美货成为“美祸”
D.国民政府在上海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错误,1943年民族工业早已内迁;B项与事实相符;C项是在解放战争时期;D项错误,此时上海已沦陷。
点评:1943年,抗战还处于相持阶段。上海的民族工业在沦陷前大部分内迁,保护了工业的基础。抗战时期是民族工业发展困难时期,受到日军和官僚资本的压迫。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具有重大作用的法律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众法庭以“亵渎神灵”和“教坏青年”起诉苏格拉底。在判决时,起诉者提出判死刑,通常被告可以提出流放,然后由陪审团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但苏格拉底却提出要给他以奖赏而非处罚,结果盛怒的陪审团判他死刑。下列对这件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公平和公正是雅典法律的基本特点
B.苏格拉底对雅典社会极度不满
C.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并非完美无缺
D.智者学派的社会地位严重削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提到的审判情况看,雅典司法还有很大不完善的地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作用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的权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以中西方思想文化切入考查综合分析比较能力。孔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主张德治,苏格拉底是主张知德合一,A项是两者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孔子是对鬼神敬而远之,是有为思想,苏格拉底的思想是人文精神的体现,B项是共同点,不符合题意;孔子与苏格拉底都重视教育与知识,C项也是两者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苏格拉底是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环境下,故推崇君主的权威不符合苏格拉底,D项不同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 “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造成两岸分离的是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20世纪80年代后,大陆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两岸实现停火,两岸人民渴望统一。“一国两制”是大陆提出的,台湾当局是否接受有待观察。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