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我们通过张艺谋的影片《活着》中的片断“儿子想拿父亲的铁皮箱子交给街道干部去炼铁”,可以想到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大概是(?)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C.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材料中“儿子想拿父亲的铁皮箱子交给街道干部去炼铁”,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而大炼钢铁发生的时间是1958年左右。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我们从大跃进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①经济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量力而行。
②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不能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的协调发展,不要急于求成,不能片面追求高速度。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咒骂联合国内存在着“多数暴政”,并于1983年表示愿意看到联合国总部从美国搬走,上述材料说明 (?)
①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
②联合国内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③强权政治在联合国内受到挑战?
④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学生可以选择用排除法。首先①显然不符合史实,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咒骂联合国内存在着“多数暴政”指的是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第26届大会上以众数的优势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所以排除①,故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面是关于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论述,其中结论不准确的
[? ]
A.欧盟合作程度最高
B.具有地缘经济的特征
C.共同属性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D.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阶梯,为政治多极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万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自然经济的彻底解体
C.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D.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抓住题干信息“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可知,西方列强的商品输出,给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彻底解体”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从近代最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到近代最有影响的报纸《申报》的诞生,再到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举行,可以看出上海是
A.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目标
B.引领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
C.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中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