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最初的电话并没有拨号盘,所有的通话都是通过接线员进行,由接线员将通话人接上正确的线路。拨号盘始于20世纪初,当时马萨诸塞州流行麻疹,一位内科医生因担心一旦接线员病倒造成全城电话瘫痪而提起的。电话发明后的几十年里,围绕着电话的经营、技术等问题,大量的专利被申请,干电池的应用缩小了电话的体积,装载线圈的应用减少了长距离传输的信号损失。1906年,Lee De发明了电子试管,它的扩音功能领导了电话服务的方向。后来贝尔屯话实验室据此制成了电子三极管,这项研究具有重大意义。1948年7月1日,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晶体管。这不仅仅对于电话发展有重大意义,对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其后几十年里,又有大量新技术出现,例如集成电路的生产和光纤的应用,这些都对通信系统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部分区县还在使用干电池为动力,没有拨号盘的手摇电话机。
——摘编自《电话的故事》等
材料二?高昂的国际电话费往往令商家苦恼万分。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网络电话似乎是其中的答案。然而,须注意的是,国际网络电话的可靠性往往较低,而且面临诸多的法律问题。“国际网络电话”是一种透过国际互联网络传输信息的电信服务,一切在电话线上可完成的电信工作,如电话、传真、留言信箱及手写白板等,国际网络电话都可一一办到。
——《互联网电话——发展之路尚漫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电话出现的相关时代背景,并简述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中外电话技术的发展。(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互联网电话的特点。(8分)
(3)根据以上材料中关于电话发展的历史,分析电话对人们生活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
(1)背景:近代科学革命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世界各地交流进一步加深。(6分)
简述:世界电话领域先后出现了拨号盘、干电池、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光纤等大量技术;中国电话技术发展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数十年。(6分)
(2)特点:通讯费用低廉;方便快捷;可靠性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8分)
(3)影响: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使人们的生活空间更加广阔;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5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1)根据材料一种的时间“20世纪初,”“1948年7月1日,”不难判断跟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当然电话的发明密切了各地的联系,所以它的出现本身是各地联系交流的需要的结果。关于中外电话技术的发展问题,材料中找出即可,拨号盘始于20世纪初---干电池的应用---电子试管---电子三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的生产和光纤的应用,“不过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部分区县还在使用干电池为动力,没有拨号盘的手摇电话机。”,可见中国落后于世界。
(2)根据材料二可知原来电话费昂贵,国际网络电话的可靠性往往较低,而且面临诸多的法律问题。总之不方便。那么互联网电话都克服了这些缺点,可知国际互联网的优点是通讯费用低廉;方便快捷;可靠性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3)回答影响注意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首先是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联系更加快捷便利;其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思想观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杭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质检22题)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因素有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④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科技事业的发展因素很多,以上几点都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为“哲学的创造者”,其主要依据是苏格拉底(?)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的主张
B.强调人类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C.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D.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提出“认识你自己”。
点评:还可以考查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异同: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反对君主制 ?B.主张民主?
C.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D.维护君主权威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北京大学自称在半个月内完成680项科研项目,超过了过去三年科研项目的总和,其中100多项是尖端技术科学,有5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半个月之后,有报道说北大的科研成果达到了3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处在
A.维新运动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之中
C.大跃进时期
D.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的信息表明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有了相当快的增加,这明显符合大跃进时期高指标,浮夸风的现象,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0年伊始,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家庭里又多了一个新成员,这就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海权的历史乃是关于国家之间的竞争、相互问的敌意以及那种频繁的在战争过程中达到顶峰的暴力的一种叙述。海上商业对于国家的财富及其实力的深远影响,早在这些千真万确的原则昭然于天下之前,就已被洞察秋毫……为了使本国民众所荻取的好处超越寻常的份额,有必要竭尽全力排斥掉其他竞争者:要么通过垄断或强制性条令的和平立法手段,要么在这些手段不能奏效时,诉诸直接的暴力方式。……因此,海上力量的历史,蕴含着一个濒临于海洋或者借助于海洋的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秘密和依据。
一一马汉《海权论》
材料二 世界的不平衡:富国和穷国——1970年(表中数字表示世界总数的百分数)

——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的巨大经济体。按人口算,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经济规模上看,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有利于所有成员国的发展。
——资料整理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官方网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9世纪先后控制世界海洋的国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穷国”落后于“富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从根本上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后这一趋势在其发展进程中所体现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参与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17世纪荷兰;18、19世纪英国。
(2)亚非拉国家近代遭到欧美列强的殖民掠夺;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亚非拉国家人口众多;文盲率高。
(3)经济全球化。特点:区域集团化、阶段化、体系化、制度化、法制化。
(4)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繁荣强盛;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 作;实现共同繁荣;发挥大国地位,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