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侍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 )
A.孝、廉的选官标准
B.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
C.科举考试的办法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中“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分析是围绕汉代人才选拔制度而产生的争论,题干中左雄建议改变察举制,而遭到张衡的反对,主张继续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进行选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思想文化内容能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并且两者的变化常常相协调。这一观点与近代中国史学转型最一致的是
A.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转型
B.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
C.民族危机向民族解放的转型
D.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参考答案:A? B? C
本题解析:思想文化内容能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并且两者的变化常常相协调。其含义包括两方面,其一思想文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况,其二,社会发展情况会影响思想文化。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转型可以以辛亥革命为例,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可以以重商主义为例,民族危机向民族解放的转型可以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只体现一个方面。
C.民族危机向民族解放的转型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新中国通过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我们能从中得到的信息有?(?)

图一?图二
①民族资产阶级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生存艰难
②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具有革命的一面
③由于资金少、规模小和技术力量薄弱等特点,民族资产阶级不敢与压迫剥削阶级彻底决裂,具有妥协的一面
④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表明民族资本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用排除法。从图一中可以判断①②是正确的,从图二中的曲线走势可以断定一战期间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高峰期,故④正确;③本身说法正确,但从图中无法提炼出此信息,故不能入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关于儒家学派创始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理论家
B.他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学说
C.其思想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后来逐渐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D.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