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09年天津卷)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A.以土地换和平
B.按宗教地区分治
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B项会计划巴以矛盾,C项过于笼统,D项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入侵并占领科威特,接着又宣布吞并这个邻国,一时间世界舆论大哗。与该事件相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A.该战争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
B.在战争中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空袭伊拉克
C.伊拉克欲谋取地区霸权发动了这场战争
D.战争期间联合国作出了积极努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1991年1月17日当地时间凌晨2时,在伊拉克拒不执行安理会第678号决议情况下,多国部队航空兵空袭伊拉克,发起“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由此爆发。"沙漠盾牌"行动的计划主旨是向海湾地区紧急增兵、阻止伊拉克进一步入侵沙特,并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故B项不正确。
点评: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战争,广泛使用了20世纪90年代初最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除了把握其海湾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外,还要注意总结分析美国出兵海湾的原因和海湾战争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对克什米尔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有:
①居民大多数为穆斯林
②居民大多数为印度教徒
③印巴分治之前是印度的一个土邦
④大多数居民不希望加入印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学生对克什米尔地区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联系教材可知,克什米尔的居民大多数为穆斯林,但统治克什米尔的王公却是印度教徒,根据《印度独立法案》,印度原有土邦可自由选择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他希望加入印度,但全体穆斯林也就是大多数居民强烈反对,如果加入巴基斯坦,他又是“异教徒”,其领导权又会遭到质疑,使克什米尔地区成为印巴冲突的火药桶,答案为D。
考点: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学生需要对印巴冲突的焦点——克什米尔地区的基本情况准确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3年3月1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夜,著名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伦敦《金融时报》发表《欧洲的力量太强大不能忽略之》的文章,指出,“忽略法德且把他们指责为老欧洲是美国策略上和事实上的一个错误”。“法德代表的恰恰是新欧洲,因为从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而法德轴心共同推动的欧洲整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材料二:欧洲世界千余年来纷争不已,但今天的欧洲内部很难设想还会发生大规模战争,其中的原因恐怕就与欧洲人从战争中学习到了反对战争的观念和方法有关。
请回答:
(1)列举“1870年到1945年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并分别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2)“法德轴心共同推动的欧洲整合”所指何事?试指出其进步意义。
(3)就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关系的历史变化谈谈你对处理国际关系取向的基本认识。
参考答案:
(1)1870年普法战争,因为德意志统一妨碍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两大军事集团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为德国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扩张。
(2)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了相关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欧洲和世界和平与繁荣。
(3)战争、对抗必然两败俱伤;和平、合作才能共享繁荣。
本题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原因。第(2)问要从“法德整合”角度分析二战后法德联合进而发展到欧洲联盟。意义部分从对欧洲和世界角度分析。第(3)问涉及法德关系从宿敌到联盟及其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海湾战争跟以前的局部战争明显的不同是( ? )
A.美国为首组织联合国军
B.在伊拉克使用核武器
C.美国出动航母作为战斗群
D.打击目标的精确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