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汉武帝把道教、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儒学,在汉朝时期 是董仲舒将儒学发展为新儒学,之后儒学称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所以该题目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经济全球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有人这样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的状况: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对此,你有何看法?
参考答案:(1)影响:美洲开始沦为欧洲殖民地;促进了世界物产(或文明)的交流和传播;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人类走向整体世界,促进了人类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2)表现: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武力威逼
(3)认识:克林顿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卡斯特罗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看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我们要顺应这一潮流,另一方面要规避其中的风险,趋利避害
本题解析:回答第(1)问的影响时,结合材料从消极和客观作用方面思考。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关键词“20世纪初”,分析原因多从生产力方面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
从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角度思考第(3)问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相传为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其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A.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护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B.采用册封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朝政府
C.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大向心力
D.通过和亲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此题解题的关键是读出《步辇图》的信息:这幅画描绘的是唐太宗坐在龙辇上,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场景。四个选项都是唐朝民族关系的特点,只有D 项能与画面相符。
点评:《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内容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
B.加人世贸,融人全球经济
C.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
D.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按照题干的理论:“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中国加人世贸组织,融人全球经济,参与的市场规模扩大,推动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故选B;A、C、D不能体现市场的扩大。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5、16世纪后,各大洲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开始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19世纪50—60年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0世纪初,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成型。到今天,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它已变成包括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真正的世界大市场。
材料二?“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
材料三 ?现代世界的经济现象
?
海地人用泥土做饼充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导致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三个重要史实。(3分)
(2)依据材料二,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4分)
(3)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什么现象?(2分)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3分)
(2)克林顿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分)卡斯特罗认为经济全球化造成贫富悬殊,要建立一个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2分)
(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发达国家拥有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重视科技,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分,围绕上述几点,意思相近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