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关中国资本主义兴起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②都由洋务派创办
③采用雇佣劳动制度?④由手工工场直接发展而来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是考查中国资本主义的兴起与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①③正确。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由官僚、地主、商人等首先创办的,故②错误;④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慢”的理念深入到欧美社会的各个角落。从“慢食”、“慢写”、“慢读书”到“慢旅行”。人们力求在细节上慢慢品味和享受生活。对材料中“慢”文化的理解,恰当的是
A.“慢”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
B.“慢”的观念违背了历史
潮流
C.“慢”意味着工作效率的降低
D.“慢”文化是对现代文明的抵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纪念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 ]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仪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A.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B.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1912年民国成立后,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仪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BC说法过于笼统,D是近代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因此选A。
点评: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当时人们崇尚新礼仪、追求新风尚的重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厦门环岛路上有一巨幅标语“一国两制,统一中国”。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表述错误的是
A.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规定港澳台地区享有同样的自治权
D.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不同。港澳问题属于中国主权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因此台湾地区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