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49年11月,周恩来指出:“外交工作有两方面:一面是联合,一面是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工作的“联合”主要表现在
①推行“一边倒”政策 ②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③推行与亚非拉国家友好合作政策 ④重视加强区域合作的外交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
2、判断题 1905年6月,在德国莱比锡出版的《物理纪事》上,发表了同一作者的三篇文章,其中《论物体的电动力学》是有关相对论的第一篇论文,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提出。三篇论文的作者正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年仅26岁,轰动了整个学术界。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子能利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核能的发现对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下面是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
年份
| 民国元年
| 民国二年
| 民国三年
| 民国四年
| 民国五年
| 民国六年
| 民国七年
| 民国八年
|
工厂数
| 17
| 37
| 37
| 50
| 33
| 34
| 29
| 23
|
?
材料二 下面是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简要分析原因。(8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4、判断题 下列关于欧洲联盟建立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
B.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着要联合自保
5、判断题 1881年底,有人赋诗赞扬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诗中的通讯手段应是
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话
D.无线电话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