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九十年代,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增加,主要是因为
A.人口增长迅速
B.环境的严重恶化
C.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
D.忽视道德教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东南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就欧洲历史而言,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历史现象的是(?)
A.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确立
B.人们日益追求个性的解放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股份公司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近代西欧的发展历史可知,“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所说的就是,工业革命之前资本主义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西欧产生了重商主义、文艺复兴等等。A.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确立和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是在工业革命后出现的;D.股份公司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是在战后才出现的。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考向预测,(1)高考可能会继续突出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思想主张的命题考查;选择题为主,但不排除出现非选择题的可能性。(2)从命题角度看,有可能以时代背景为依托,引入人文主义思想家的言论、著述、活动及历史人物评价的言论,重点考查对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认识;同时注重考查西方人文精神与政治民主化的影响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易导致唯上是从和因循守旧之风
B.可以消除割据,维护国家的统一
C.易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
D.有利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封建社会形成割据的根源在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因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可能消除割据,所以B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历史教育的对象是包括史学工作者在内的广大社会公众,它必须适合于具有不同的年龄阶段、文化水平、知识水平的人们的需要。中国古代史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如分成蒙学读物、通俗读物、高层次读物。下列选项中属于蒙学读物的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三字经》
D.《三国演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指出:“理学……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
B.开始融合阴阳、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C.吸收佛教与道教思想,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凸显了人性的尊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掌握。宋代的时候,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同时,对传统的儒家思想加以发展,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义、礼、智、信。朱熹甚至认为仁、义、礼、智等也是天理 的反映。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