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于(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十四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而这一集体事实上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日辽宁省省长在《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说:“从一九八五年起,可以进一步有步骤地施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现在还没有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要按照国务院扩权十条规定,相应加强厂长集中统一指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力”。对此正确的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B.在企业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合并
C.实行厂长负责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
D.1984年中央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内容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实不相符合,所以排除B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合,所以答案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安徽凤阳长期以来属于贫困县,流传的一段花鼓词很能说明问题:“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然而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了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你能说出导致这种巨大变化发生的政策措施吗?它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政策措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包干到户,分户经营,在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启示: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等。
本题解析:在问答题中提供一定的历史材料,其主要目的在于使设问具有更明确的指向或为问题的提出设置一个新的历史情境,它反映了当前材料题和问答题融合的趋势。审题时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审材料,弄明白材料的中心思想和信息范围;二是审设问,即要求答什么,与材料有何关系等。本题材料与问题的联系在于安徽凤阳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早试行区,1978年是改革开始的时间,据此回答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 ]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计划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的会议是?
A.十四大
B.十四届三中全会
C.十五大
D.十六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