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4年8月,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悲哀的原因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评论着眼于二程和朱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B.此说法有失偏颇和浅薄,没有去辩证的客观评价
C.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程朱理学没有任何进步之处
D.我们应该批判的继承程朱理学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解题时注意“不正确”,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对程朱理学应当辩证的分析,有许多闪光的东西对于今天仍有重大积极作用,因此C的表述只看到程朱理学负面东西,不全面。而ABD的表述君符合对程朱理学的评价。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作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在被迫害时,曾以宪法为武器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谁罢免了我的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但无济于事,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含冤逝世于开封。这说明?
A.当时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B.当时中国宪法规定国家主席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任免的
C.“文革”期间中国没有宪法
D.当时中国民主法制正在走创新道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说明对国家主席进行司法审判前必须先进行罢免程序,而国家主席的任免权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符合“文革”期间中国民主政治的实际状况。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两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停火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达成
C.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D.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中时间特征“从1992年到1997年”联系教材内容可知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对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答案选B,A项出现在1979年,C项开始于台湾赴大陆探亲运动,D项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贞观之治”是历史上著名的”治世”。概述“贞观”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及唐太宗采取的发展生产、稳定社会、治理国家的重要措施,并指出其政治上能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主观原因。
参考答案:
(1)经济政治状况:贞观年间,社会定安,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逐步强盛。
(2)措施: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安定百姓生活。采用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魔,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完备科举制度,否定了士族制度,吸收有才能的人参加到统治集团中来,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和加强了封建统治。任用贤臣,善于纳谏,有利于笼络大批有才能之士,并从兼听纳涑中获得政治上的好处,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3)主观原因: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他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主观原因是任用贤臣,兼听纳谏。
本题解析:本题在设问上包含两个中心词: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但其内容要求是一致的,答题时注意从贞观之治的表现到原因逐层作答。答题时在表述上要兼顾两个中心词。答题要条理,要点要尽量全面。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日迅速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A 本土远离战场,免遭战火,并利用战争大发战争贸易财
B 远离战争,并发动对邻国的侵略战争
C 共同占领中国,加强对中国的侵略
D 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和民族主义精神得到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