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1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傅斯年在《史料论略》中说:“史料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直接的史料;二、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关于直接史料、间接史料的对应中,正确的一组是
[? ]
A.虎符——汉瓦当
B.《史记》——《汉书》
C.雅典卫城——《雅典的民主政治》
D.《邓小平文选》——《邓小平传》
3、判断题 下列遗物中可作为研究商史的第一手材料的是
[? ]
A、

B、

C、

D、

4、判断题 学者罗志田在《复活往昔的历史想象》中说:“历史想象是一种有凭借的再创造,却不是创作;它必须从已获得的历史知识那儿下手,也只能在已知历史事实所提示的范围里驰骋……就像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所表述的那样,雪岭千秋浩浩茫茫,却依然需要一扇窗户以为其范围,否则便不成图景;反过来说,虽尺寸之窗,而千仞之心,四时之雪尽纳其间,可供挥洒的天地,也不可谓不大。”其主要观点是
[? ]
A.历史想象必须依托历史事实
B.历史过程离不开历史想象
C.历史事实必须经由历史想象展现
D.历史想象和历史事实可纵横联系
5、判断题 史书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资治通鉴》的特征是
[? ]
A.以事件为中心?
B.以人物为中心
C.以年代为中心?
D.以制度为中心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