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拿破仑与欧洲反法联盟长达20年的大搏斗开始于他
A.远征意大利
B.远征埃及
C.远征西班牙
D.远征俄国
2、判断题 华盛顿、孙中山、甘地三人都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以复施”。
材料二:1893年以后的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思想。
——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人民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 ?
?
(1)孙中山、华盛顿并称“东西两国父”,
试概括两者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3分)
(2)孙中山和甘地同被誉为“亚洲觉醒”的先驱,指出两者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过程中采取的斗争方式有何不同?根据材料一和二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甘地是如何实践其“独一无二”的斗争方式的?(4分)
(4)从三位“国父”的人生经历中你得到哪些重要启迪?(4分)
3、判断题 一位法国史学家曾经说过:“法国的旧制度是在大革命时被摧毁的,而真正意义上的法国新的社会生活则是在拿破仑时代建立起来的。”拿破仑时代建立起“法国新的社会生活”的措施不包括(?)
A.进行财政改革,创办法兰西银行
B.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C.制定法律,保障小农土地所有制
D.颁布新的土地法,按户分配农村公有土地
4、判断题 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说:“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符合其“有所不为”的是
A.严词拒绝由他当国王的提议
B.领导北美独立战争
C.反对美国独立之初的邦联制
D.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当然,这三驾马车即政府的三个部门——国会、行政部门和法院。其中两匹马今天正在协力拉曳;而第三匹却不然……法院的所作所为已不像是一个司法机关,却像一个政策机关了……当国会在谋求稳定的全国农业,改善劳工条件,保障企业抵制不公平的竞争,保护我们的国家资源;并以其他种种方法来满足我们明显的全国性需要时,法院的多数人却擅权对国会通过的这些法案的睿智妄下断语……任何联邦法院的法官或最高法院的法官,年届七十,而不利用退休的机会享受养老金,当时在任的总统,应按宪法要求征得参议院的同意,任命一名新的法官……
——罗斯福总统1937年2月呼吁改革最高法院的演说,引自黄德禄等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年的美国》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与最高法院斗争的背景和实质。(9分)
(2)从罗斯福的改革要求,谈谈你对美国中央权力部门斗争的认识。(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