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庆祝晚会上的主题歌《始终有你》中,“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得繁盛”几句歌词。这里的“路径”主要是指
[? ]
A.中英双方谈判的方式
B.中国以治权换主权的方式
C.英人治港的管理方式
D.“一国两制”的和平方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人民政协诞生的背景是?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
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
C.《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49年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获得了胜利,为了团结各阶层的力量共同建立新中国,1949年9月,新政协在北京召开了。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 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A.1949 年
B.1952 年
C.1954 年
D.1956 年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1949年10月1日,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所以答案选A D,B C两项与史实不符。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从此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因为此时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中国尚未建立,直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才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人民的解放”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基本主题之一,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一主题的有
①结束一百多年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②国内各民族平等,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④消灭了剥削制度,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道:“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①中国的丞相制度
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③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④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