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清代学者戴震曾猛烈抨击理学:“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按照他的逻辑,王守仁“杀人”的手段应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两项是朱熹的观点,C项是陆九渊的观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A.建成了东北重工业基地
B.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C.制造出第一批汽车和飞机
D.修建了宝成、鹰厦等三十多条铁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为最佳型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一五计划的成果,但A、C、D项是对具体成果的论述,而B项是对各种成果的高度概括,并指出了其重要意义,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国产品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B.中国民众掀起抵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民族企业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由于受一战的影响,所以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B.它的实行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D.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被废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重视农业的发展,抑制商业的发展,这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我国的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决定的,因此A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强华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BC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我国的重农抑商政策不但没有废除,反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28年中英签订新《南京条约》,取消了协定关税。这应归功于
A.国共两党合作
B.英国放弃了在华一切特权
C.国民政府努力
D.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及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1928年是解题关键时间点,因此可排除A ,1928年起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在它建立不久,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至于B和D在当时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