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实行不结盟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须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原理。题干反映了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与邻国的睦邻友关系,其出点应是为改革开放中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和平的周边环境,D项正确;ABC项都当时的政策,但不是题干这些外交措施的基本出发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数据来源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 2000,中国的奋斗》)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周恩来)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尼克松回忆录》)。美国总统尼克松“伸手”的原因是
[? ]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C.认识到美国与中国发展关系的必要性
D.主张建立和平相处的国际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
首次首脑会晤

图二 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合影
(1)我国在图一、图二的外交活动中做出了什么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外交活动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外交实践?从中国角度看,其共同背景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图一:提议五个常任理事国承诺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安理会权威和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重要内容,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图二:提出了加强合作、使各个成员国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中受益的目标,促进了亚太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
(2)外交实践:图一反映了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围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图二反映了中国积极地推进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共同背景: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新的科学判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国内工作重点转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上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