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公元前后出现在罗马的官职是( )
A.执政官
B.保民官
C.元首
D.皇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罗马政治体制经历了君主制、共和制到元首制,最终到 公开的君主统治的演变。保民官和执政官在共和制时出现,元首制在公元27年时出现,罗马皇帝公开实行君主统治是在公元3世纪。?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5分)材料一 明中叶以来,吏治败坏,考察官吏的制度流于形式。张居正在维护明朝统治的基础上推行了“考成法”,内容:其一是六部和都察院要把所属官员应办之事,规定出完成期限,然后分别登记在三个帐薄上,一本由部、院留做底薄,一本送六科,一本送内阁。其二是六部和都察院分别按照底簿登记,逐月检查。六科根据帐薄登记,稽查六部的执行情况,内阁亦根据帐簿登记,稽查六科,并对欺隐事例进行惩处。这样,月有考,岁有稽,内阁总其成。“致理之要,无逾于此”。
——摘编白张海瀛《论张居正的考成法》
材料二 “江陵立考成法,以为制治之本。向者因循玩憩,至是中外淬砺,莫敢有偷心焉。江陵志在富强,当积弛之后,钱谷阴耗不可问,力振其弊,务责实效,中外凛凛,毋敢以虚文支塞。行之十年,太仓之积,足备数载”。
——摘编自炎迁《国榷》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目的和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考成法”实施的历史作用。(6分)
参考答案:(1)目的:(4分)整治官场腐败;整顿吏治,加强对官吏政绩考查制度;督促一切政务进行;维护统治。
特点:(5分)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分工具体,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逐层落实与考查(责任制);加强了内阁集权;可操作性强。(6选3)
(2)作用:(6分)吏治清明;行政效率提高(作风更加务实);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考成法”的目的可以从材料中的“吏治败坏,考察官吏的制度流于形式”就概括为“整顿吏治,加强对官吏政绩考查制度,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即可。“考成法”的特点主要从内容进行概括,例如,“六部和都察院要把所属官员应办之事,规定出完成期限,然后分别登记在三个帐薄上”就可以概括为“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再例如,“一本由部、院留做底薄,一本送六科,一本送内阁”就可以概括为“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其他的要点也可以从材料中可以概括出。
(2)通过读材料特别是材料二不难发现“考成法”实施的历史作用要从政治作用、经济作用两个方面进行解答,可以注意材料中的“莫敢有偷心焉、钱谷阴耗不可问、力振其弊、务责实效”等字眼,也可以结合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目的就是要整顿吏治,所以政治作用主要是指吏治清明、行政效率提高等等,而经济作用则是从增加了政府收入、官吏们不敢烂贪钱财等等即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朝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目的、特点、历史作用(课标外)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B.废除宗法制
C.实行郡县制
D.废除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