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在线测试(2020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图片提供的信息分别是杂剧俑,京剧脸谱,京剧花旦。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京剧的行当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型,徽汉合流之后,艺人们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艺术是中国戏剧中的国粹。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是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B错误,C与题意无关.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D比较片面,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商品经济发展,中国古代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市民阶层队伍发展壮大,为了满足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需求,出现了世俗文化,即小说、风俗画,明清时期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文学、艺术·世俗文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晚清时期,梨园之中严禁女伶登场。到清末民初,京剧中坤旦开始增多,“且有无坤角不能成班之势”,但京剧“四大名旦”则依然是清一色的男角?这反映了
A.戏剧领域自古无女角
B.旦角一般由男性扮演
C.民国重视戏剧业发展
D.社会礼俗的艰难变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主要强调了古代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戏剧艺术中的影响及在中国传统礼俗中根深蒂固,故D符合题意;而A不合符“坤旦开始增多”,B、 C不合题干所述主题,故均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京剧发展的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发展顺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
②唐朝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作者被誉为“诗圣”
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的过程,故①正确;唐朝诗歌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诗赋取士,故②正确;“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杜甫的《春望》,杜甫被称为“诗圣”,故③正确;“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属于边塞诗,唐诗一般不会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摘自《孙中山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其原因是什么? (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变化,并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原因。(10分)
(3)如何理解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 (4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2分)
原因: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发达,统治者重视农业。(4分)
(2)3-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15世纪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4分)
原因:领先是因为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落后是因为14、15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6分)
(3)中国的四大发明使得欧洲实现了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图表“《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解读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的领域,即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之所以在这些领域,中国的科技长时期领先于世界,主要与中国当时具体的国内环境密不可分,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认识:古代中国统治者极其重视农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农耕文明极其发达等。
(2)根据材料二“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表,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古代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变化,体现在:?3-15世纪时期,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于西方;?15世纪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
根据材料三关键信息“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出形成以上变化的原因,可以这样解读:A.长期领先于西方,是因为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B.落后于西方,是因为14、15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并迅速发展,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16世纪左右才出现,之后缓慢发展等。
根据材料三信息,解读材料,不难知道,此问实际上要求回答四大发明对欧洲走向近代所起的积极作用。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以这样组织答案:中国的四大发明使得欧洲实现了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加速了欧洲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具体可以这样解读:A.造纸术,促进了欧洲的文化传播;B.火药,促使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C指南针,为新航路提供条件,西方殖民征服世界,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D.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中国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