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四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②改革春风吹大地,富民政策荡神州
③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④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①④③②
D.③④①②
2、判断题 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中国新时期的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①、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和崛起。其中①处的流行语是对其余九条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概括,它应该是?
[? ]
A.改革开放?
B.市场经济?
C.西部开发?
D.大国崛起
3、判断题 下列关于毛泽东在中国民主革命长期实践斗争中作出的彪炳史册的贡献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①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②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③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③④
4、判断题 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创立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性主要体现在?
[? ]
A、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B、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C、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满足了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计算,中国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下同)在世界GDP中占的份额如下:1820年(即鸦片战争前),中国GDP占世界GDP的1/3。1952年(即中国经济恢复到抗战前最高水平的那一年),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例为5.2%。
(1)据材料一,说明1820年到抗战前中国GDP占世界GDP份额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在旧中国,工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生产中所占比重很小。就是这样极少的工业,其布局也是极不合理的,主要是集中在东北和东南沿海的几个大城市中。如1936年,关内工业产值的94%是由上海、青岛、广州、北平、南京、无锡6个城市提供的,而广大内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没有近代工业。
(2)针对材料二反映的我国工业状况,“一五”计划在指导方针和建设重点方面有什么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建国后西藏经济发展的一组图表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西藏经济出现快速发展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西藏经济发展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