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78年4月和5月,中国派出大型代表团出访日本和西欧。随着中国与日欧美及周边国家接触和交流的日益增多,听惯‘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的宣传公式的中国人深深感到,我们一天天好起来,事实上人家已经把我们远远地甩在了后头。可以说,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增长奇迹对于刺激中国高层和人民增强改革开放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起到了重要作用。”材料说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有
①实事求是精神的复苏②中国和发达国家发展差距的扩大
③中国人民和政府的忧患意识④中国需要借西方抗衡苏联威胁
[?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

材料二 毛泽东以实践证明,人民一旦被动员起来,其力量无穷而且战无不胜,因此人民成为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其实是奢华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先行者的成功是最好的鼓舞,人们只模仿成功者,无数人立即模仿,最终形成改革的洪流,就像当年的革命洪流一样势不可挡,温州人的成功可以看做是中国成功的一个缩影。
——《商务周刊》,2008年4月17日,《改革开放30年:得到的、失去的、梦想的》
材料三 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说过,“现代化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则滋生着动乱。”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中国1978年以来的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论证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逐步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一边实践一边摸索);先农村后城市;先经济后政治。
(2)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的动力和欲望;政策支持;先行者的成功。
(3)“略”(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特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体制改革概念的理解。题目的中心词是“根本目的”,分析各选项,D项是改革的实质,A、C两项是直接目的,B项是根本目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 ]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