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的信息可以看出,家庭纺织业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这体现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5分)货币金融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综合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⑴规律: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文书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发展为通宝、元宝制;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由手工铸币向机器制币演变(答对三点即可,6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和有效提取表格信息的能力。根据表格信息可以从钱币的形状,铸币权的变化,货币的材质等方面来分析我国古代货币发展的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的原因及白银货币化对明朝社会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下列对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包括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根据所学,春秋战国时期,铁工具和牛耕使用,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自耕农出现;商业发展方面,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一些经商致富的大商人。①②④项正确,所以选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春秋战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农业、手工业、商业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沃德·巴特雷在《1450一1800年世界银决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而据厄尔·汉米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在新航路开辟问题上,有人形象地比喻西班牙“替人做嫁衣裳”,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含义。(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流入西欧诸国的36亿比索的白银“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在17、18世纪的杭州,徽商云集,他们与官府关系密切,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米市桥、黑桥俱是米行,孩儿巷、官巷口则俱是布行,清河坊则俱是药行,而铁犁、纺车无从寻觅。参茸、瓷器、龙井、丝绸、西洋奇物则更是无所不有。各行各业,主要买家俱为衙门,米市布行亦在其列。店主兴衰荣辱全依官府,苛捐杂税自不待言,飞来横祸亦未可知。
—一商编自《杭州市志》
(3)白银大量流入对当时中国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否产生了根本性影响?结合材料二中商业发展的特点说明你的判断。 (3分)
材料三 “新大陆的银……成为旧大陆两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把世界各处相隔遥远联络起来,大体上也是银的买卖为媒介。”
——[英]亚当·斯密《国言论》
(4)根据材料三,白银在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含义: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大量白银流入西欧其它国家及中国;(1分)
在世界市场中陷入边缘境地(或没有引起西班牙经济政治结构近代化变动;或没有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2)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交通和商路的发展;(2分)
白银流入西欧,促使金银贬值,消费能力提高,对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的需求扩大;(2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两个点,每点1分,如果在第l点中只回答“新航路开辟”,得1分。)而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对外国产品需求量不大;(2分)
(3)没有。(1分)
特点:官商经营为主;生活性消费和奢侈品消费为主;政府消费为主。(答出2点即得2分)
(4)作用:充当世界贸易的媒介;(1分)有利于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1分)
本题解析:(1)含义依据材料一中“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的信息来归纳,可得出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大量白银流入西欧其它国家及中国,没有在本国转化为资本,没有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原因可从新航路的开辟、中国在传统贸易中出超的地位来分析,如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交通和商路的发展;白银流入西欧,促使金银贬值,消费能力提高,对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的需求扩大。
(3)依据可从材料二中“他们与官府关系密切,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米行、布行、药行”“各行各业,主要买家俱为衙门”的信息可概括出官商经营为主,生活性消费和奢侈品消费为主,政府消费为主。因此白银大量流入对当时中国生产方式的变革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4)作用依据材料中“新大陆的银……成为旧大陆两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把世界各处相隔遥远联络起来”的信息,从世界贸易、世界市场等角度来思考,可得出充当世界贸易的媒介,有利于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商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无法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B.“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C.“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
D.“蜀人利交子之轻便,一贯有卖一贯一百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说的是宋朝时期的事情,AB说的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C说的是北宋交子的出现;C中的会馆是明清时期的,所以C无法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商业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