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以下各项,体现了井田制度实质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C.“大道即隐,天下为家”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其实质是一种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所以A项“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最能反映井田制的实质。
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井田制。
点评:复习备考时,要加强对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的学习,同时联系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土地制度重点认识井田制和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演化过程。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魏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傅玄在《马(钧)先生传》中记载,“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令童女儿转之,而溉水自复,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材料中横线处的灌溉工具是
A.筒车
B.风力水车
C.水排
D.翻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马钧发明的灌溉工具是翻车,D项正确;A项筒车和B项风力水车都不需要人力,与材料信息“令童女儿转之”不符;C项水排是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形成南稻北粟局面取决于
A.自然条件
B.政府政策
C.居民口味
D.历史原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在
A.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B.西汉建立后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民得卖买,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标志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选D。AB项都是在战国以后;C项是在春秋时期,是井田制的瓦解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作为一种制度尚未出现。
考点:商鞅变法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点评:此题实际上是通过土地制度的变化考查的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在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除此之外,还要知道,商鞅变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奖励耕织,封建重农抑商的政策此时确立。在政治上实行县制,废除分封制;在军事上实行军功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通过商鞅变法,我国进入封建社会。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
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
B.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C.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
D.川西地区农业、商业发达繁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地人对牛的重视,反映了古代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故选B。A项材料并不能体现;C项错误,对牛的重视不是迷信的思想;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古代中国耕作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