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答案: 人物 地位 主要贡献(概括说明) 秦始皇 “千古一帝” 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局面,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华盛顿 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荣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领导开创美国的民主制度和立国原则,影响深远。 拿破仑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 捍卫了法国大革命,发展了资本主义,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创了法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 列宁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 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孙中山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推动了国民大革命 毛泽东 新中国的缔造者 ? 领导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本题解析: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本题设计新颖,解答时需要准确掌握范例的作用,注重解答的层次和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依据这一定义,对于研究商朝历史而言,下列各项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 A.《封神榜》 B.武王伐纣的历史传说 C.甲骨卜辞 D.周人有关商朝的记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3分) 材料一?构建和谐社会是近年来党和国家的各级各类会议的热门话题。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有中国民族的特性。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才不至于使和谐社会失去坚实的基础……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 材料二? 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于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时代的要求。英、法等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们为构建文明、公平、理性的社会提出了一整套构想。 材料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文明的政治主体、先进的政治文化、合理的政治制度、规范的政治行为以及和谐的政治关系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观点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结合有关历史知识进行说明。(6分) (2)试举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一例,并简述出现这一相对和谐局面的主要原因。(5分) (3)请列出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理论成果。(6分) (4)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哪些正确的探索?(6分)
参考答案:(1)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让人民安居乐业。(6分) (2)贞观之治。吸取隋朝因暴政灭亡的教训;知人善任、善于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提倡节俭、戒奢从简。(5分) (3)天赋人权学说、人民主权学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等。(6分) (4)召开人民政协会议,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6年,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要求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科学论断,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盟国督促日本修改并实施了新宪法,新宪法倡导主权在民,规定国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还实行劳动立法,承认工人有组织工会和罢工的权利。在经济上,制定了“贸易立国”等政策;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三年间日本取得美国数十亿美元用于战争的“特需订货”,到1955年日本经济全面恢复。1956—1973年期间,日本大量引进科学技术,形成“一号机组进口,二号机组国产”的技术引进模式,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化强国。? ——摘自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上)》 材料二?战后为了加快国民经济的恢复,日本政府较侈地参与了经济活动。日本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企业采用“终身雇佣制”,强调员工对企业尽忠。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30年间,日本GDP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8.5%—8.8%之间,日本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1990年以来,日本陷入了长达20年的经济低迷。专家指出,日本政府限定银行长期实行低利率,必然形成资产价格泡沫并最终破灭。此外,日本政府官员与企业之间的权钱交易十分猖獗,出现了大量腐败。 (1)依据材料,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原因,并指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并进行评价。(8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直接原因是 A.儒学已经不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B.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 C.儒学放弃了自己“仁”“礼”等基本主张 D.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直接原因”,并且本题的A、c、D三项本身都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