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三民主义理论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进化理论
D.民生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进化理论属于生物学范畴,不是社会政治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亚洲觉醒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
A.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
B.民族资本主义广泛兴起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或正在形成
D.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亚洲的觉醒”的主要历史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B项有一定的迷惑性,所谓“广泛”主要是从空间方面理解。D项显然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孙中山说:“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中山先生发表上述言论的时间大致是
[? ]
A.1894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24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09福建文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有幸在总统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之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心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部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
材料二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员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军之力实多”。
——《中国革命记录》
近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6分)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孙中山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9分)
参考答案:
(1)华盛顿:推行行政首长定期更替;回归私人生活。孙中山: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目标已经实现,重心要转向解决民生问题。
(2)对他们辞职的评价:
华盛顿:不贪恋权位,在防止独裁、促进国家民主建设起了表率作用。
孙中山:
观点一:以大局为重,不贪恋权位,光明磊落。
观点二:对袁世凯的政治面目认识不清,给民主共和造成损失,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观点三:因内外形势所近,他只能选择辞职,不必苛求。
对孙中山重新投身政治活动的评价:捍卫民主共和,推动民主革命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和谐社会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和奋斗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演说
材料二?报复的本质只是增加了邪恶。因剑得到的亦将因剑失去。
——甘地《青年印度》1925年2月26日,第73页”
甘地认为振兴印度经济必须从复兴手纺车开始,“回到纺车去”成为甘地经济思想的中心口号,开展家庭纺织运动成为他的经济自主运动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教材第66页
(1)分别列举孙中山为达到材料一所说“三样目的”而进行的奋斗。(6分)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资料,并结合所学,对比孙中山和甘地的异同点。(9分)
参考答案:
(1)民族革命:领导辛亥革命;政治革命: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等;社会革命:提出《实业计划》,规划中国工业化的道路。(6分)
(2)同:基本都是同时代的人物(或都面临民族独立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两人都被本国人民称为“国父”(或为人民所怀念);两人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家;都主张民族独立和发展。(回答三点得5分)
异:为实现民族独立所采取的手段不同,前者主张暴力革命,后者主张非暴力革命;对西方文明的态度不同:前者主张学习西方文明,后者排斥西方文明。(4分)
本题解析:(1)结合必修三和选修四的相关知识,认真阅读材料一的相关信息,可知:民族革命重在反满清封建统治;政治革命重在创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维护民主共和;社会革命重在关注民生、发展社会经济。
(2)结合两段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孙中山、甘地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两人的历史地位、两人的阶级属性和共同主张等角度回答共同点;从材料二可知甘地的反暴力斗争主张,这与孙中山的暴力革命主张相反;从材料三可知甘地“手纺车运动”西方先进文明,这与孙中山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技术等主张相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