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是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情况。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下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有(?)
?
| 1958
| 1963
| 1968
| 1973
| 1978
| 1983
|
苏联
| 8%
| -2%
| 6.5%
| 8%
| 2%
| -3%
|
世界
| 3%
| 4%
| 5.8%
| 5%
| 4%
| 3%
|
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判断题 有人指出:“赫鲁晓夫不受教条束缚,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个务实主义者;但奇怪的是,他是个不切实际的务实主义者……往往只凭心血来潮而不是深思熟虑。”与这种观点最为贴切的事例是?
[? ]
A.鼓励农民发展副业?
B.?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C.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D.?部分承认企业的物质利益
3、判断题 下列关于赫鲁晓夫改革评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B.没有冲击斯大林体制,只具有消极作用
C.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
D.由于苏联经济问题积重难返,改革成效不大
4、判断题 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常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在其发展过程中,改革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B.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当时经济的迅速发展
D.戈尔巴乔夫改革继续优先发展轻工业
5、判断题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 ]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