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7年10月28日至30日第二届朱子文化节在福建武夷山举行,以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及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诞辰877周年。宋明理学的积极作用有:
①压抑人的自然欲求?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题意,考查宋明理学的积极作用,①是消极影响,排除。联系教材所学可知,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等,都是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所以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影响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准确理解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上“实业救国”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
A.“实业救国”实质上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B.“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C.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D.科技水平严重落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即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也是资本主义道路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表述正确,但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点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类选择题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见题型,如何快速找到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根本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政治现象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关系上入手;②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生产力入手;③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④历史事件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总之,可以充分结合哲学原理中的原因分析方法来解析根本原因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后人概括的“三纲五常”是由谁最早明确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董仲舒最早提出了三纲五常,D正确,BC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礼仪方式的变化,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跪拜礼是中国封建社会常用礼仪,能体现传统文化
B.到近代跪拜礼仪完全被握手脱帽等新式礼仪所取代
C.从跪拜到握手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和社会进步
D.辛亥革命后握手礼仪开始从西方传入中国上流社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8分)二战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外交事业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表现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2分)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取得了哪些显著的外交成就?(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得满分)
(3)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恢复了正常化对中国有何意义?(2分)
参考答案: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2分)
国际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
阵营之间发生对立和激烈斗争,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包围、封
锁、禁运的政策。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取得了哪些显著的外交成就?(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得满分)
①建国后的第一年里,新中国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②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③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并起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④1955年新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3)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恢复了正常化对中国有何意义?(2分)
意义:从此,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从而促进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打破了中国的外交僵局,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的发展。
第(1)问,结合新中国初期的史实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结合5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事实即可得出答案。
第(3)问,结合70年代中美相关的史实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