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特训(2020年必看版)(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图①中的“岭北行省”、“中书省”可以判断为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图②中的“桂林郡”、“海南郡”可以判断为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图③中的“乌里雅苏台”可以判断为清代;图④中的十三个州可以判断为汉代;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周朝时诸侯对周天子应尽的义务包括(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为天子镇守疆土②随从作战是诸侯对周王所负的军事义务, ③交纳贡赋是诸侯对周王所负的经济责任, ④朝觐述职是诸侯对周王的政治职责,所以答案选择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周代的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摘自《旧唐书》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编者注: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编自《皇明祖训》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影响何在?(7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反映了唐末怎样的社会状况?后来宋太祖为改变这一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所实施的举措并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4分)
参考答案:(1)变化:由秦朝三公九卿制变为隋唐三省六部制(3分。不答朝代扣1分)。
影响: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4分)
(2)状况:唐朝后期藩镇割据。(2分)解决: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3分)
(3)措施:废丞相,六部直属皇帝。(2分)原因: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2分)
(4)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被取消。(4分)
本题解析:(1)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只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难度较低。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图二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和三省分工明确可以提高行政效率两个角度来组织回答即可。
(2)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末年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只需根据记忆回答即可。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宋初吸取唐末的教训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可从收兵、削权和制钱谷几个方面来回答。
(3)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由“今我朝罢丞相……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可以分析出明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第二问由“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可以分析出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
(4)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秦朝三公九卿制变为隋唐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加强中央的权力,削弱地方权力。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进·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进·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从中可知西周时期( )
A.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B.实行森严的等级制
C.经济繁荣交通发达
D.形成皇权专制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周代分封制的内容相关规定,A项是宗法制的最大特点,与分封制无关。C项内容与材料无关,D项与周代的史实不符合,所以答案选择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周代分封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明治维新》高频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