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与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古希腊哲学家对欧洲和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到17世纪,绝大多数的欧洲哲学家仍然把希腊人看作是思想的权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很受苏氏哲学的影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上,带到了家庭中和市场上,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论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 困扰柏拉图的是他不能获得令其满意的知识来控制世界。……在寻找这一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柏拉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唯一的世界……实际上,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只是表象或者理念世界的不完全反应。……只有那些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推理才干的哲学家才能知晓这个世界的秘密。
——《新全球史》
材料三 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最后不再相信柏拉图的表象和理念的理论,他认为这一理论对理解世界是不必要的。……他的著作表达了对世界全面而连贯的理解,以至于他后来的学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学者称其为“知识之父”。
——《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塞罗这一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归纳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指出“哲学家”在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亚里士多德对待柏拉图的态度,并分析他被称为“知识之父”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理解: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理念论。地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由哲学家担任国家的统治者。
(3)态度: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理由: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他创立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权威;在生物学领域提出的方法曾受推崇;物理学领域提出的观点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99年,在每年一届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召开前夕,以生产“孔府”牌系列香烟享誉国内的滕州卷烟厂,独具慧眼、抓住良机,隆重推出了一枚“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烟盒,引起了广大烟标收藏者的关注。下列与该烟标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 [? ] A.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B.当时并未受到重视的孔子思想在其后一直是中国的主流思想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在教育公平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这些努力包括( ? ) ①创办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学在官府的局面,推动“学在民间” ②主张“有教无类”,扩大教育对象到平民子弟? ③使儒家经典“五经”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④兴办太学,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据《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提出了合理的教育方法。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中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