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高频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文化。依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商代的的文字,这种文字古代不被认识,直到清代的时候才重新被认识,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故不可能“用甲骨文印制了诗仙李白名篇《将进酒》”。故A、B、C错误,D符合题意,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面是约处于同一时期的中西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科技成就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说明的本质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王冕的《墨梅》,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这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 )
A.原始岩画
B.山水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文人画的作品风格和特点就是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所以,本题正确的答案就是文人画。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文人画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分)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字
材料二 文学
材料三 孔教
齐景公问政于民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之以政,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四 融合
下图是一副名为“文化火锅”的漫画。锅里面写满了很多汉字,比如佛,功夫,礼,老舍,莎士比亚,爱因斯坦,道,仁,京剧等许多代表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东西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该字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主要代表有哪几个
(4分)
(2)结合材料二《红楼梦》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2分)
(3)概括材料三中孔子关于“为政”的主张。(2分)
(4)谈谈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四所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4分)
参考答案:(1)书体:楷书。代表: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4分)
(2)主要背景: 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的壮大(2分)
(3)主张:实行德政(为政以德);遵守礼制(为国以礼)(2分)
(4)观点:文化融合使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繁荣;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文化的民族性(4分)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和材料可知该字体为形成于汉代末年的楷书,以字形方正,规矩严整为特征,楷体的代表人物有唐代的欧阳询创立的欧体,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颜体和柳体,有颜精柳骨之称,供后世学习和临摹。
(2)结合所学《红楼梦》通过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变故,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盛走向衰落的必然历史命运,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佳作,结合明清史实和所学可知其产生背景为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的壮大
(3)依据材料“道之以政,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以得出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依据材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以得出孔子主张遵守君臣礼仪,维护周礼。结合所学孔子主张德治,克己复礼,兴办私学等
(4)材料四中“锅里面写满了很多汉字,比如佛,功夫,礼,老舍,莎士比亚,爱因斯坦,道,仁,京剧等许多代表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东西”反映了东西文化的交融,结合所学可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不应该全盘接受,应该批判的继承和引用。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艺术·书法;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文学·小说;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国古代戏曲舞台上,记录着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从一部戏曲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和捕捉到:社会经济、阶级结构、文化特征、统治政策、社会心理。从元杂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捕捉到
①城市经济繁荣发达
②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③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④蒙古族和汉族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元初,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又没有恢复科举制度。元朝的疆域广大,交通发达,密切了国际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特别是北方诸民族乐曲的传播,对杂剧的兴盛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④表述不准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艺术成就·戏剧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交通、通讯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