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预测(2020年押题版)(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有三个基本内涵:1、皇帝独尊;2、皇权至上(集行政、司法、军事指挥等大权于一身);3、皇位世袭。而皇权至上是核心内容。避讳其实就是皇帝制度在礼仪上的体现,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清代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江西举人王锡侯撰成《字贯》60卷,因凡例中写有康熙、雍正庙讳(本朝君主宗庙里供奉的祖先名字)玄烨、胤祯及乾隆帝名弘历,被仇人告发,处以大逆罪,全家被抄斩。分析该史料所得出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的理解和对清朝专制主义在思想上表现的把握能力,难度中等。古代对于当代帝王及尊显者的名字,必须采取方法予以避讳。原来为整个社会共同使用的某个汉字,一旦被当代皇帝用为名字,就为其所垄断,臣民再不许使用,这种作法叫作“国讳”或“公讳”。违反了这一条而直呼皇帝名或仍用皇帝避讳的字,就是“犯上”、“大不敬”,即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国讳说明了封建帝王的唯我独尊和蛮横霸道,是封建时代人与人不平等的现象之一。而文字狱历朝都存在,只是清朝更盛而已,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文字狱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
C.废中正,行科举
D.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各有分工,相互之间监督、牵制,体现了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所以本题答案选D,A是西周的分封制,B是汉朝的内外朝,C体现的是官僚的选拔,不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进·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材料中梁启超认为专制的削弱引起分裂,分裂之后便是统一,统一后专制进一步加强。所以A、B均为对材料的错误理解,D专制制度的基础应是小农经济,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右图是宋代马远《寒江独钓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绘画特点是
A.注重浪漫
B.注重神秘与简约
C.注重写实
D.注重意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进入宋代,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山水画也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中国近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