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上述材料评论的是
[? ]
A.联合国的建立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D.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
[? ]
A、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B、推动中日关系正常化
C、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
D、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根据该计划,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并向西欧所有国家开放。……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戴高乐知道,要想使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而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使德国有求于法国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
——《法德化解百年恩仇?独立的欧洲核心》《环球时报》(2003年10月30日)
【材料二】今天是欧洲历史性的一天。……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0个新成员国(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多样性的联合,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更好地解决彼此间的共同问题。多样性的联合,也会使我们更有效率地为整个欧洲的安全和繁荣而努力工作。?
——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5月1日)
【材料三】?2009年12月1日,《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欧盟是一个拥有5亿人口、?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里斯本条约》生效将为其实现“大欧洲”战略目标提供法律保障。根据条约进行的改革?,将提高欧盟决策和机构运行的效率,保证推行政策的延续性,增强内部的协调能力,推动一体化深化发展。今后,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将呈增大趋势。
——张征东《生效?大欧洲“航船”启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为什么欧洲的联合从煤钢开始?法德同意走向联合的目的有哪些?据所学知识,指出实现煤钢联营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欧盟新成员国大多原属于哪一政治集团?指出它们加入欧盟的背景。说明欧洲实现“多样性的联合”的主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说明《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将战略物资煤钢置于联营共管之下,形成法德互信机制;消除法德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化解双方的恩怨矛盾。共同:通过联合形成一支独立于美苏的力量。法:重新恢复大国地位;西德:借助法国等欧洲国家承认,摆脱战败国地位。1967年,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盟的成立;2002年,欧元启动。
(2)社会主义阵营(华约)。两极格局的解体(冷战的结束),欧洲一体化的推动。增强欧盟的实力,有利于欧洲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欧洲的安全和繁荣。
(3)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8年9月,因格鲁吉亚冲突,美俄关系空前紧张。双方领导人言辞强硬,军事上各有动作,美国军舰进入黑海,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巡航拉美。有人说,俄美之间将步入一种“新冷战”关系。但有人认为,用“新冷战”描述当前的美俄关系似乎不准确,冷战时代的时空毕竟不是今日的时空。之所以说“不准确”,下面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现在不存在直接对抗的两大意识形态体系
B.现在不存在两大军事集团的直接对峙
C.俄罗斯目前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不成挑战
D.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随着两极格局解体和日本经济实力的大增,日本越来越不满足“经济强国”的地位,积极谋求与之相应的“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为此,日本众议院通过了允许向海外派遣军队协助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案,并谋求联合国安理会长任理事国的席位。下列说法中不能表明上述现象的是
[? ]
A.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
B.日本的行为违反了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C.日本妄图操纵国际事务,加紧争夺国际政治领导权
D.日本军队参加维和行动,维护了世界和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