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上海市地方协会、国货联合会及国货产销合作协会等三团体,为提倡国货起见,特公定民国二十二年为“国货年”。“国货年”的提出
A.有利于外国资本扩张
B.为官僚资本膨胀提供土壤
C.加速了农村经济发展
D.促进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民国二十二年”为1933年,史料表明人民视实业救国为解决民生、提高国防实力、促进民族觉醒的途径,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侍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 )
A.孝、廉的选官标准
B.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
C.科举考试的办法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中“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分析是围绕汉代人才选拔制度而产生的争论,题干中左雄建议改变察举制,而遭到张衡的反对,主张继续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进行选官。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五”期间建立起来的中国过去没有的重工业部门有
①轮船制造
②飞机制造
③汽车制造
④重型机器制造
⑤航天器制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的理解。①是错误的;轮船制造在一五计划之前就已经有了。通过排除法,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重要的共识,通称“九二共识”,即
A.和平统一
B.海峡两岸共同发展经济
C.一国两制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故选D。
点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世贸组织的反对者进行了大规模示威游行,参加者多是中下层劳动人民,主要是因为( ? )
A.经济全球化没有给西方国家带来什么实惠
B.经济全球化使西方的中下阶层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C.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D.经济全球化导致西方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