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A.洋务派经营的军事工业
B.洋务派经营的民用工业
C.外商经营的近代企业
D.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这些外商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这样,中国无产阶级就先于中国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了。故选C。根据分析ABD均错误。
点评:中国的无产阶级早于民族资产阶级而产生,是由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外国侵略势力进入到中国,中国同时也受到西方的经济侵略,在通商口岸等一些地方产生了最早的外资企业,中国的工人阶级最早就在外资企业里面产生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使用下列两幅反映同一时期社会、生活的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拟定的研究主题是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C.群众庆祝企业股份制改造成功
D.城乡掀起“大跃进”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的“互助组”和“公私合营”,可知这是三大改造的内容。政府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加入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A、C、D都和图片内容无关,故选B。
点评: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06年清朝大臣载泽在《出使各国大臣奏请宣布立宪折》中写道:“窃维宪法者,所以安宇内,御外侮,固邦基,而保人民者也……且夫立宪政体,利于君利于民,而独不便于庶官者也。考各国宪法,皆有君位尊严无对,君统万世不易,君权神圣不可侵犯诸条,而凡安乐尊荣之典,君得独享其成,艰巨疑难之事,君不必独肩其责。民间之利,则租税得乎平均也,讼狱得控诉也,下情得上达也,身命财产得保护也,地方政事得参预补救也。之数者,皆公共之利权,而受制于法律范围之下。至臣工则自首揆以至乡官,或特简,或公推,无不有一定之责成,听上下之监督,其贪黑疲冗、败常溺职者,上得而罢斥之,下得而攻退之。东西诸国,大军大政,更易内阁,解散国会,习为常事,而指视所集,从未及于国君。此宪法利君利民,不便庶官之说也。而诸国臣工,方以致君泽民,视为义务,未闻以一己之私,阻挠至计者。”
——叶曙明著《大变局1911》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实行立宪”的意图。(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实行立宪”不能成功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6分)
保护君主统治传万代;依法保护百姓人权,缓和社会矛盾;管理和监督官员守责。(6分)
(2)(9分)
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暴露了其腐败无能;立宪派对西方宪政制度缺乏本质认识;慈禧镇压戊戌变法运动说明其愚昧无知极其反动;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工具,人心丧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等。(言之有理,符合历史真实即可给分,答上3个要点即可给9分,但不得超过9分)(9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窃维宪法者,所以安宇内,御外侮,固邦基,而保人民者也”可以得出依法保护百姓人权,缓和社会矛盾,依据“考各国宪法,皆有君位尊严无对,君统万世不易,君权神圣不可侵犯诸条”可以得出维护清王朝统治,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
(2)结合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相关内容即可,预备立宪最终建立起皇族内阁,内阁制成为一种骗局。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暴露了其腐败无能;立宪派对西方宪政制度缺乏本质认识;慈禧镇压戊戌变法运动说明其愚昧无知极其反动;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工具,人心丧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本题需要仔细研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答案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2分)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3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分)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3分)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3分)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3分)
(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3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文字“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说明仁的根本是孝悌,即伦理道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代有关仁的表述众多,其中以孔子的仁爱和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最为著名。(2)从材料二文字中可以直接概括出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是:“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体现家庭和睦;“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体现宗族团结;“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体现乡里和谐。(3)从材料中文字““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说明统治者借助儒家伦理道德来巩固统治,显然统治者非常赞成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作用;而对广大民众而言只能是遵守伦理道德了。(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能够看出儒家伦理道德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其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材料一,二文字内容说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维系家庭家族和睦;材料三文字内容说明儒家思想维护政治、社会稳定;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思想还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二战刚结束时,有人站在德国柏林街头,哀叹道:“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二十多年时间,要想复兴,真是比登天还难!”可是西欧国家很快就清除了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原因是①美国实行了马歇尔计划②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③西欧各国走向联合
④与美国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